好家伙,这事儿得从那张高达10亿美元的催款单说起。2019年,越南国家石油公司PVN的桌上,估计就摆着这么个烫手山芋。西班牙的雷普索尔公司和阿联酋的伙伴们撂挑子不干了,挥一挥衣袖,带走了钻井平台,却留下了一笔能让任何国家财政哆嗦一下的违约金。这笔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把越南四十年的“南海淘金梦”给扇醒了。
故事的高潮来得猝不及不及防。几十艘白色的中国海警船,像下围棋一样,不紧不慢地在万安滩落子,把越南请来的外国钻井平台围了个水泄不通。没有鸣笛,没有喊话,就是静静地待着。那种压迫感,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老外们一看这架势,立马明白过来:这生意,风险比收益高太多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没人愿意为了别人的火中取栗,把自己给燎了。于是,麻溜地撤了。
可这事儿,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时间倒回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的越南,刚从泥潭里爬出来,穷得叮当响。恰好,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从天而降,说南海底下藏着几百亿吨的石油,简直就是个液体黄金矿。这对百废待兴的越南来说,不亚于听见了圣诞老人的敲门声。可问题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或者说,去“拿”。
最讽刺的是,就在十几年前,也就是1958年,越南总理范文同还白纸黑字地给我们写过信,承认西沙、南沙是中国的。那封信现在还在档案里躺着呢,墨迹都还在。结果一闻到油味儿,过去的承诺就变成了空气。这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从1975年开始,越南就没闲着,趁着我们当时海军力量还有待加强,开始在南沙群岛上“插旗”。占了岛礁不算,还把它变成了挖油的前哨站。自己没技术、没钱?没关系,可以开门迎客啊。1984年,他们拉上前苏联老大哥,搞出了个“白虎油田”。这一口井下去,喷出来的简直是越南的国运。紧接着,“大熊油田”、“白犀牛油田”也纷纷上马。靠着这些“偷”来的油,越南摇身一变,从一个贫油国,奇迹般地成了石油出口大户。
80年代末,越南更是把“空手套白狼”玩到了极致。他们修改法律,对外资开出了几乎是跪着送钱的条件:利润你拿八成,我拿两成,还给你免税二十年!美国埃克森美孚、英国BP这些国际能源巨头,一看还有这等好事,眼睛都绿了,带着设备和钞票就冲了进来。那些年,越南经济就像坐了火箭,南海石油带来的收入一度占到他们GDP的三成。越南国家石油公司,成了股市里的“定海神针”,风光无限。
他们是不是以为我们就只会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抗议几句?太天真了。1988年赤瓜礁那一下子,就应该让他们明白,有些底线是不能碰的。但金钱的诱惑太大,让他们选择性失忆了。我们这边呢,也没闲着,一边抗议,一边默默地憋大招。你靠引狼入室,那我就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那一年,“海洋石油981”平台横空出世。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我们自己造的海上移动国土,能在三千米深的海底打井。这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南海这片自家的宝库,我们自己有钥匙了。同年,三沙市成立,海警力量整合,南海巡航成了家常便饭。一年上千艘次的海警船,就像勤劳的片警,天天在自家地盘上溜达。
越南这时候才感觉到脖子后面有点凉飕飕的。2014年,981平台开到西沙干活,越南急了,派了几十艘破船来骚扰,结果被我们的海警船像大人驱赶小孩一样轻松推开。这一下,越南国内炸了锅,各种反华游行,砸我们的工厂。但风浪再大,我们的981平台稳如泰山。
经历了这一切,越南似乎还是没学乖。于是就有了2019年开头那一幕。他们以为再拉几个西方伙伴就能故技重施,没想到,这次我们连“驱离”都省了,直接玩起了围棋。这招釜底抽薪,直接把越南的经济链条给掐断了。那10亿美元的违约金,让本就不富裕的越南财政雪上加霜,国家石油公司的利润暴跌四成。炼油厂没油炼,钻井船闲着生锈,大批工人失业。
国际信誉也彻底崩盘了。谁还敢跟一个随时可能因为主权争端把合作伙伴坑进去的国家做生意?雷普索尔们用脚投票,华尔街的资本家们也把越南的投资风险等级调到了最高。曾经的“亚洲小虎”,一夜之间成了国际资本眼中的“烫手山芋”。
反观我们,这些年步步为营。2021年,“深海一号”大气田投产,每年几十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南。陵水、番禺等油气田也相继开花结果。南海这盘棋,我们下得耐心,也下得稳健。
现在,越南开始在谈判桌上提“共同开发”了。这态度,懂的都懂。几十年的折腾,最终证明了一件事:不是你的,终究拿不稳。靠着小聪明占点便宜,或许能风光一时,但想长久,还得守规矩。南海的风浪依旧,但游戏规则,已经彻底变了。
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