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像道无形的墙,挡着许多年轻人的脚步
2025-07-25
骑友带着女儿来书店时,姑娘手里的《教育学》被翻得卷了角。“考教师编,非咱县的不考。”
骑友把西瓜放在桌上,声音里带着无奈,“我说先去学校当临时工,边干边考,她不肯,说‘分心’。”
姑娘坐在窗边,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脊。
我想起我们县城那个数据:“今年全县教师编招10人,报了1900多,光985就有 29 个。” 这数字像块石头,压在许多年轻人的心上——他们以为 “铁饭碗” 是个安稳的港湾,却没料到,想挤进去的人早已排到了海平线外。
“二三十年前考编时,本科就能报,”我给姑娘倒了杯水,“现在很多小学都要研究生了,不是学历贬值,是占着坑的人太多。你去学校看看,多少老师在办公室喝茶看报,课都让代课老师上,财政哪敢再招人?”
姑娘抬起头,眼里有层薄雾:“可除了考编,我还能干嘛?学的师范,别的也不会。”
这让我想起抖音上那个装空调的姑娘。视频里她踩着梯子在三十层楼外捆铜管,风把工服吹得鼓鼓的,她却笑得灿烂,配文是“今天挣了800,够给妈买降压药了”。才发了三个月,粉丝就涨到五万,有人问“女孩子爬那么高不怕吗”,她回“怕,但比起在家啃老,我更怕穷”。
展开剩余61%类似那个穷病,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有愿出门打工呢?
我跟姑娘算了一笔账:前段时间见了不少江苏的朋友,江苏那边的县级市一年招两百多个老师,竞争比安徽小一半;浙江的私立学校待遇高,还不限制户籍。“你看那些去南方的师范生,”我说,“有的在私立学校当班主任,年薪二十万,不比在家硬熬强?”
她却摇头:“离家太远,不稳。”
“稳”这个字,像道无形的墙,挡着许多年轻人的脚步。
同学弟弟,当年要是抱着“修车才稳”的念头,哪有后来的电池维修店?想起修中央空调的师傅,若觉得 “修家用空调更稳”,也赚不到现在的钱。所谓 “铁饭碗”,从不是某个固定的岗位,是“不管在哪都能端住碗”的本事。
骑友的女儿临走时,我把一本《职业规划指南》塞给她:“考编可以,但别把自己困死在一条路上。你看抖音上那个装空调的姑娘,人家没铁饭碗,不也活得热气腾腾?”
姑娘接过书,指尖在封面上顿了顿。窗外,那个大学生外卖员正骑着车经过,车筐里的药盒晃了晃——他或许也在考编,或许只是过渡,但至少,他没让自己困在“非什么不可”的执念里。
这世上的路,原是有无数条岔口。有人挤在“铁饭碗” 的独木桥上,头破血流也不肯回头;有人拐进旁边的小道,却发现那里草木葱茏,别有天地。就像修中央空调的师傅,没人给他发编制,可他手里的扳手,比任何“铁饭碗”都更攥得住日子——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安稳,从不是 “碗不碎”,是 “不管啥碗,都能端得稳”。
夕阳透过玻璃,在姑娘的书上投下一块光斑。我忽然希望,她能在那光斑里,看见除了“考编”之外的千百种可能——就像那个装空调的姑娘,在三十层楼的风里,活成了自己的光。
今天是写日记的第4168天
已看电影推荐:《一个头两个大》
一句话影评:就算我是精神病也是爱着你。
发布于:安徽省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