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成化十五年,河南巡抚秦纮上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指控西厂提督汪直专权跋扈。
按常理,汪直应该反击,他没有,面对皇帝质询,汪直竟然夸起了秦纮,这一招,改变了整个局面。
巡边的生意成化十五年三月,汪直接到圣旨,皇帝要他巡视辽东、宣府边防,名义上查边防,实际上是另一回事。
汪直出发前,内阁首辅万安私下提醒:"厂公此行,各地必有孝敬。"
展开剩余92%话说得委婉,意思很明白。
汪直的队伍浩浩荡荡,仪仗队伍比正二品官员还大,前导、后卫、左右翼卫各有百人,随行太监十八人,书吏三十六人。
第一站是辽东。
巡抚陈钺早就得到消息,他在府衙门口等了三个时辰,汪直的队伍到了,陈钺立刻跪下:"下官陈钺,恭迎厂公。"
跪拜礼在明代很常见,问题是陈钺跪了整整一刻钟。
汪直扶起陈钺:"巡抚大人客气了。"
当晚,陈钺设宴,酒过三巡,陈钺起身:"厂公辛苦,略备薄礼。"
薄礼?
白银五千两,辽东特产人参十斤,貂皮二十张,还有一匹汗血宝马。
汪直收下了。
次日,陈钺又送来一份名单,上面记录着辽东各级官员的"不当言论"。
"李知县私下说朝廷苛税。"
"王指挥使抱怨军饷不足。"
"刘典史质疑边防策略。"
陈钺解释:"这些人心怀不轨,请厂公明察。"
汪直点头收下。
山东巡抚王宗彝更绝,他专门调查了汪直的政敌强珍,强珍是户部员外郎,为人耿直,曾经批评过宦官专权。
王宗彝写了一份详细报告:"强珍在山东任职期间,贪污军饷三千两,克扣民工工钱,还强占民女。"
这些指控全是假的。
汪直明白王宗彝的用意,他收下报告,回京后立刻弹劾强珍,强珍被贬为县丞,发配到广西。
一路走来,各地官员争相巴结,宣府总兵官送来战马十二匹,大同巡抚献上珍珠玛瑙,延细总兵甚至把自己的小妾送给汪直。
汪直的收获清单越来越长。
白银累计三万两,黄金五百两,珍珠宝石无数,还有各地特产堆满了十几辆马车。
更重要的是,汪直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每到一地,都有人主动汇报"敌情"。
这些"敌情"包括:谁批评了朝政,谁抱怨了税收,谁质疑了边防,甚至谁在酒桌上说了句牢骚话。
汪直把这些信息分门别类记录,回京后,这就是他打击政敌的武器。
一个月后,汪直到了河南。
不一样的河南河南巡抚秦纮接到通知,西厂提督汪直要来巡视,秦纮的第一反应是查制度。
《大明会典》规定:各地接待钦差,住宿标准是普通客房,饮食标准是四菜一汤,礼品仅限地方土特产,价值不得超过十两银子。
秦纮严格按制度准备。
汪直到了河南,秦纮在府衙正门迎接,没有跪拜,只是作揖:"下官秦纮,恭迎厂公。"
汪直有些意外,这是第一个不跪拜的巡抚。
住宿安排在府衙客房,房间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晚餐是四菜一汤。白菜豆腐,土豆萝卜,还有一碗蛋花汤。
汪直的随从们窃窃私语:"这河南巡抚也太穷酸了。"
汪直没说话。
第二天,汪直提出要检查河南的边防文书,秦纮立刻取来所有档案。
汪直随意翻看,问:"河南军备如何?"
秦纮回答:"兵员齐整,装备完善,粮草充足。"
"有无贪污军饷?"
"绝无此事,账目清楚,可随时查验。"
"民情如何?"
"百姓安居乐业,税收正常,无人闹事。"
汪直连问几个问题,秦纮都答得滴水不漏。
当晚,汪直的一个随从找到秦纮:"我们厂公辛苦巡边,巡抚大人是否该表示一下?"
意思很明白,要钱。
秦纮脸色一变:"本官俸禄自足,无需与阉竖交易。"
这话说得很重,阉竖是对宦官的蔑称,随从灰溜溜地回去了。
第三天,汪直准备离开河南,临走前,他直接问秦纮:"巡抚大人为何如此待我?"
秦纮不客气:"厂公仪仗僭越,扰乱地方,本官按制度接待,已经是给面子了。"
汪直愣住了,从辽东到河南,所有官员都对他毕恭毕敬,只有秦纮敢当面指责。
"本官奉命巡边,何来僭越?"
秦纮冷笑:"厂公出行,仪仗超过正二品标准,随从人员超过规定三倍,这不是僭越是什么?"
汪直无言以对。
"厂公到各地,官员争相送礼,这不是扰民是什么?"
秦纮越说越激动:"朝廷设立西厂,是为了监察百官,不是让你们中饱私囊的!"
汪直脸色铁青。
他离开河南时,秦纮没有送行。
奏折与反击汪直刚离开河南,秦纮就写了一道奏折。
奏折的内容很直接:
"西厂提督汪直巡边,仪仗僭越,骚扰地方,到处收受贿赂,干预地方政务,此风不可长,请皇上明察。"
秦纮还附上了详细证据。
汪直在各地的仪仗规格,超标多少,都有记录。
汪直收受的礼品,价值多少,也有估算。
秦纮甚至调查了汪直打击政敌的事,强珍的案子,他查得很清楚。
奏折写完,秦纮立刻派人送到京城。
汪直回到京城时,奏折已经在皇帝手里了,成化皇帝朱见深看完奏折,没有立刻处理,他召见了汪直。
"你这次巡边,感觉如何?"
汪直小心回答:"各地边防良好,官员尽职。"
"河南巡抚如何?"
皇帝突然问了这个问题。
汪直心里一沉,皇帝问得这么具体,肯定收到了秦纮的奏折。
按常理,汪直应该反击,说秦纮不配合工作,或者找些理由弹劾他。
汪直没有这样做。
他跪下:"回皇上,秦纮清正廉洁,奉公守法,他严格按制度办事,实在是朝廷的好官。"
成化皇帝愣了一下。
汪直继续说:"臣知道秦纮不喜欢臣,臣巡边确实有不当之处,秦纮敢于直言,操守堪为典范。"
成化皇帝大笑起来,他取出秦纮的奏折:"你看看,这就是秦纮写的。"
汪直接过奏折,看了一遍,然后叩头:"秦纮所言皆实,臣自当改过。"
成化皇帝更加意外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大臣们被弹劾,都会想办法反击,汪直竟然承认错误,还夸奖弹劾他的人。
"你真的认为秦纮是好官?"
"千真万确,秦纮不畏权势,敢于直言,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
成化皇帝沉思了一会儿。
"既然你如此推荐,朕就提拔秦纮为兵部尚书。"
汪直叩头谢恩。
意外的结局秦纮接到圣旨,提拔为兵部尚书,他很意外,自己弹劾汪直,不仅没被报复,还升了官。
朝廷里的人更意外。
大家都知道秦纮得罪了汪直,按道理,秦纮应该被打击报复,结果不仅没事,还升官了。
有人私下议论:"汪直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汪直真的改过自新了?"
"还是另有图谋?"
秦纮本人也想不通,他找到同僚打听:"汪直在皇帝面前说了什么?"
得到的回答让他更加困惑。
汪直在皇帝面前夸奖了他,承认了错误,还说他是朝廷的好官。
秦纮想了很久,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他又上了一道奏折,继续弹劾汪直,这次弹劾更加详细,汪直在各地的违法行为,一条条列出来。
成化皇帝看了奏折,召见汪直。
"秦纮又弹劾你了。"
汪直跪下:"秦纮尽忠职守,臣敬佩不已。"
"他说你贪污受贿。"
"臣确实有不当之处,愿意接受处罚。"
成化皇帝摆摆手:"算了,你以后注意点就行。"
就这样,汪直又一次化解了危机。
秦纮气坏了,他连续上了三道奏折,成化皇帝都没有严肃处理汪直。
朝廷里的人开始明白了。
汪直的策略很简单:既然皇帝需要制衡,那就给他制衡。
秦纮被提拔为兵部尚书,成了文官集团的代表,他越是弹劾汪直,越证明文官集团在制衡宦官集团。
成化皇帝正好利用这种制衡,维持朝廷的平衡,汪直继续担任西厂提督,他不仅没有被处罚,还获得了更多信任。
成化十六年,汪直又一次奉命巡边,这次,各地官员对他更加恭敬。
因为大家都知道,连弹劾他的秦纮都升官了,这说明汪直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汪直的"逆向思维"成功了,他没有按常规套路反击政敌,而是利用政敌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一招,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秦纮直到退休,都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朝廷除害,实际上,他成了汪直政治游戏中的一个棋子。
成化十八年,汪直权倾朝野,他不仅掌控西厂,还插手六部事务,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结果和当年河南的那次对话有关。
汪直用一次"逆向思维",改变了整个政治格局。
这就是权谋的力量。
有时候,最好的进攻就是退让。
最好的反击就是赞美。
汪直懂得这个道理。
秦纮不懂。
所以汪直赢了。
发布于:山东省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